2006年1月1日,星期日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四、五版:感动·人物·事件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许祥珊——他的倒下树起了一座丰碑
本报记者 余春红

  在采访前,许祥珊到底是个怎样的法官,记者没有一点概念;采访2天后,许祥珊在记者的脑海中渐趋清晰:他是个一心扑在工作上、废寝忘食办案子的工作狂;他是个公正断案、六亲不认的“包青天”;他是个简朴憨厚、乐于助人的同事和朋友……
  2005年11月25日,平阳县法院立案庭副庭长、年仅39岁的许祥珊累倒在送达法律文书的路上,第二天因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审判事业。这个噩耗犹如一股强大的寒流,把所有认识和知道许祥珊的人都推进了悲痛的深渊。
  对他的工作,一起干过执行的小黄想起许祥珊带病下乡执行的事,眼泪就会在眼圈里打转;在法院网络管理员小叶的印象里,“珊哥”办公室的灯还在长明;陈某等77位平阳市民还记得,许祥珊为他们的执行案子想方设法、东奔西跑地投入……对他的生活,同事们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钦佩:连一件150元的外套都舍不得买啊!制服、制服,还是制服,在同事的记忆中,许祥珊就一直这样穿着制服忙着工作。3双发霉的破皮鞋,许祥珊还要敝帚自珍,在夜间执行时派用场。对他的为人,亲生父亲和最好的朋友都只有一个评价:六亲不认;而对势单力薄的当事人,他又总是那样呵护着他们。
  他终于累倒了,累倒前半个月,他原本患有牛皮癣的头上渗出血水,食堂的阿姨也发现他已经吃不下东西,只能喝点稀饭。他或许已经感觉到自己确实撑不住了,终于打算在完成一些工作后去看病了。
  但还是晚了,他在去温州送诉讼材料的路上倒下了。